量子力学可信吗? – 知乎

知乎盐选7个月前发布 spoony
2 0 0

量子力学可信吗?

量子力学的出现,和许多江湖门派的成立一样,看似悄无声息,实则刀光剑影,充满了混战和统一。

纷争的源头,要追溯到一个古老的问题——光的本质是什么?

几百年来,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,有两个主流的看法,因此产生了两个水火不容的门派——两个门派的战斗过程跌宕起伏,有碾压有逆袭有反转。

简单说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:微粒派好牛波动派和微粒派互相抬杠好多年,一开始谁都没说服谁,直到一对死对头的出现,才暂时分出了个高低。

他们就是结下了万年梁子的:如果说胡克站队,是出于纯粹地科学推测;那么牛顿的站队,则出于纯粹地恶心胡克。

这本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,可是后来牛顿站到物理江湖的顶点,成为一方霸主。

他背后的微粒派也跟着沾了光,波动派也就此被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百年。

据说,牛顿甚至特意在胡克去世后写了本畅销书,来宣传自己的光学研究成果。

此时的波动派群龙无首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,这就导致他们毫无还手之力。

那微粒说真的无法撼动吗?

第二阶段:波动派逆袭风水轮流转,一百多年后,波动派出现了一名英国的眼科医生,单枪匹马挑战权威。

这个人就是托马斯·杨。

话说杨少侠,也是个天才,两岁读书,四岁背诗,六岁刷完两遍《圣经》,十四岁精通多国语言。

原以为一代文豪就此诞生,可谁知杨少侠路子跑偏了,任性地选择转专业,开始研究起光学。

然后他随随便便做了个实验,一不小心就青史留名。

这就是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。

实验其实很简单,只需要:如果牛顿说得对,光真的是粒子,就算它笔直地通过了第一扇门……也会因为自个儿太耿直,而撞上第二堵墙。

所以理论上来说,最后的屏幕上应该是一片漆黑。

可实际上呢?

最终在屏幕上出现的,却是明暗相间的条纹。

这就说明,光根本不是粒子,而是一种波!小杨小眼一眯,不得了!这不正是支持波动派的证据吗?

果然,实验结果一出,铁证如山,打得微粒派猝不及防,波动派就此崛起。

后来大家都知道,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,赫兹又用实验证明了这事儿,微粒派这下算是心服口服了。

是不是看上去,光是一种波这件事,已经板上钉钉、毋庸置疑了?

第三阶段:波粒统—关于光的本质之争,并没有就此完结,托马斯·杨肯定想不到,又过了百来年,自己这个杨少侠的名头快要顶不起了。

针对波动说,有几个大爷,站出来表示不服。

这下,不仅解释了光的本质,还搞出了一个令物理学界震三震的新学说——量子论。

具体怎么一回事呢?

咱们把镜头往前推一推。

话说当年,赫兹除了验证了电磁波之外,还瞄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。

这种见光跑的现象,就是光电效应。

补充一点,准确来说,赫兹做实验的时候,还没有发现电子。

他只是看到金属板被光照了以后,会带正电。

这个现象迅速霸占了头条,科学家们扎堆来凑热闹,但是大家很快发现,经典物理在这里根本说不通!根据经典物理理论:如果光是一种波,高能的光照在原子上,电子就会跑得飞快!如果是低能的光,那也没关系!波的特点,是能量连续不断。

光波会对电子产生持续性的刺激,能量可以累积,所以只要熬得久,电子就能攒够能量跑路。

可理论归理论,实验结果却不是这样!从实验结果来看,甭管低能的光照多久,电子就像个钉子户,不跑就是不跑!这该如何解释呢?

爱蹭热点的爱因斯坦,陷入了沉思。

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,突然大眼睛一瞟,瞟到了一个靓仔:量子祖师爷·马克斯·普朗克普朗克,德国人,会弹会唱会作曲,平平无奇的大帅哥。

原本靠颜值就能当个人生赢家,走向人生巅峰,可普帅很任性,偏要靠才华,死磕物理学。

在他刚准备闯荡物理江湖的时候,有一名物理老师曾劝他:开个玩笑,其实是当时的物理学家们认为,物理界差不多被研究秃了,仅剩的几根毛也是可有可无。

可普朗克偏偏不信这个邪。

别看普帅的颜值一路跌停,人家的学术成就却是高歌猛进。

而他研究的课题,就是两朵乌云之一的——具体啥是黑体辐射,解释起来太过复杂,混子哥就不在这里展开了,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。

但咱们要记住的,是普朗克为了解释这个问题,所得出的一个冲击三观的结论。

话说在经典物理的世界观里,大家觉得能量是可以无限分割的。

可为了解释黑体辐射,普朗克做了个大胆的假设:能量是不能无限分割的,切到最小要卡壳!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,普朗克叫它能量子,也就是量子的雏形。

用这个假设,就可以完美解释黑体辐射问题。

可那个年代还是经典物理的天下,普帅的理论,无疑被看作歪门邪道,他本人都不咋信。

甚至之后的许多年,他都在努力打自己脸,试图推翻自个儿。

但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顺口一提的玩意儿,居然还挺好使,一不留神给小爱提供了光电效应的解题思路。

咱们前面提过,光电效应中遗留了一个问题:为什么有些光波射得够久,能量累积得够多,也打不出电子呢?

看到了普帅的能量子假设,小爱灵光一闪:真相只有一个!光可能不是波,而是一种粒子!哈意思呢?

打个比方,如果光是一种波,那它会对电子施加连续不断的能量,能量不断累积,电子就会移动。

可如果光是一种粒子,那它产生的能量就不是连续的,而是一份一份的!要是光的能量不够强劲,那电子死都不会走。

而只要光的能量足够强,那就会让电子跑路!爱因斯坦把这种一份份的光,叫作光量子,简称光子。

爱因斯坦的这个假设完美解释了光电效应的问题。

不久后,美国科学家密立根,完成了验证光电效应的实验,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完全吻合。

爱因斯坦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爱酱也因为将量子理论发扬光大,被咱们称为——言归正传。

按照小爱的理论,光又从连续的波,变成了不连续的粒子,这岂不是证明牛顿还是对的吗?

既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验证了光的确有波动性,而光电效应实验也验证了光的确有粒子性。

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,使得当时的科学家逐渐意识到光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。

这就是传说中的:波粒二象性。

这就好比形容一个人,既是男的,又是女的。

更可怕的是,这个结论不是瞎想,而是经过科学家的精密实验,亲测有效的。

既然光有波粒二象性,有一名科学家就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测,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想。

这个人就是法国贵族德布罗意。

话说德亲王的脑瓜子离谱到啥程度呢?

在他看来,波粒二象性,并不是光的独门秘籍。

像原子啊、电子啊,甚至世间万物,都有波粒二象性!也就是说,你以为的实物粒子,其实都有波动性。

这种波被称为物质波,也叫德布罗意波。

虽然德亲王最初只是不负责任地瞎猜,但谁知后来科学家们竟然真用实验证实了,许多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的性质。

这也坐实了德布罗意的猜想。

所有微观粒子,都具备波粒二象性!于是,后来的科学家们针对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进行了研究。

这就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学说,这个学说就是传说中的——量子力学量子论建立之后,一时成为热门学科,许多人蹭上了热度,开始了量子力学的研究。

其中有个特别厉害的学派,叫作哥本哈根学派。

好了,言归正传。

量子论要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,那就得选个研究对象。

可这次科学家们不研究光了,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新对象——电子。

针对电子的运动,哥本哈根学派里的两位大神,先后提出了令人怀疑人生的两大观点。

咱们一个个来说。

1.不确定性原理话说很久以前,有个叫卢瑟福的大爷,他曾经给原子画过画像。

在他看来,世间万物都是共通的,比如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,应该跟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差不多。

这就是卢瑟福提出的「原子的太阳系模型」,电子绕着原子核转。

后来,他的徒弟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,做了点补充。

这个徒弟就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带头大哥——玻尔。

没错,就是前面提过的那个。

在玻尔看来,世间万物也是共通的,比如原子,其实就跟北京的环路差不多。

原子核外有固定的轨道,电子会在不同的轨道里绕着原子核跑圈。

那电子的运动,真是这样的吗?

后来,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,玻尔的原子模型也不太靠谱。

于是有一名科学家站了出来。

他认为,轨道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,会不会是玻尔空想出来的,其实压根不存在?

这就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海森堡。

他提出了矩阵力学,奠定了他「量子力学之父」的地位。

那在海爸爸眼里,电子是怎么运动的呢?

话说,当时有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观测到了电子的位置和速度。

基于这些数据,海森堡总结了一套理论。

他觉得,电子这个玩意儿,跑位非常风骚,到什么程度呢?

它就像一个社恐的忍者。

电子并没有老老实实按照轨道绕原子核跑圈,而是极度自嗨,在原子核外面随机蹦跶。

你根本摸不清它的套路。

更神奇的是,当我们想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好观测它的时候,它就突然消停下来,一脸蒙。

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知道不观测时电子的位置和动量……这就是不确定性原理。

虽然很难理解,但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不确定性原理是靠谱的。

其中最著名的,就是参照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设计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。

我们朝一块有两条缝的挡板,射出电子。

因为电子有波动性,所以它会发生衍射,并最终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。

可一旦我们想观测电子是怎么穿过这两个孔的时候,实验结果居然发生了变化!这时它就不像波一样传播了,而是像粒子一样穿过。

屏上只有两条亮纹。

是不是很神奇!同时,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。

也就是说,微观粒子的状态既有波动性,也有粒子性。

既然电子的运动这么神奇,那它真的是那么随心所欲吗?

2.概率解释话说和海森堡同时期,还有一名科学家,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得出了上面类似的结论。

他就是浪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——薛定谔。

此人性别男,爱好女,物理界里独一档的渣男,人送外号:渣渣薛,具体多渣就不让播了。

渣渣薛提出的理论叫波函数,我们就不展开讲了。

为啥不展开呢?

因为连他本人都是一头雾水,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
好在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大牛——玻恩,站出来替他解了围。

玻恩是这么解释波函数的:其实电子的位置吧,它就是一团概率,随机起来不是人。

不过,虽然我们没法确定它的走位,但电子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概率,却是可以计算出来的。

这就是玻恩提出的概率解释。

综上所述,不确定性原理和概率解释,共同构成了量子力学的核心——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主要内容。

虽然这个解释完美解决了很多问题,可大家的三观着实被碾得稀碎。

所以质疑也随之而来,很多人表示,说微观粒子的运动是随机的,这事儿也太扯淡了!于是,支持方和反对方,就借几次团建,来了几场争斗。

我们挑几次重点的来看。

一、第五届索尔维会议首先出场的是,由玻尔领头的哥本哈根学派。

另一方在爱因斯坦带领下,质疑哥本哈根学派的研究,我们叫他们斩草除根派。

还有一拨围观群众,也个个大牌。

好了,对话开始。

双方就微观粒子的运动到底是否随机这个问题,进行了激烈的讨论。

反正扯了半天也没啥结果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插一嘴。

大家一顿争吵之后,没有结论,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加上难得聚一回,于是就一起排排坐,来了一张合影。

没错,就是这张著名的照片。

后来,爱神和玻神又吵了好几架,依然没啥结果。

当然,不仅带头大哥们使劲掐,小弟们也没闲着。

二、薛定谔虐的猫作为爱因斯坦的小弟,薛定谔也站出来,怒喷哥本哈根学派。

他提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思想实验——薛定谔的猫简单解释一下。

可一旦它们发生衰变,就会触发锤子,敲碎毒药瓶,释放毒气,把猫毒死。

所以薛定谔认为,根据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,如果原子是叠加态,那猫也应该处于——既死又活的叠加态。

对地球人来说,一只猫既死又活,根本无法理解。

所以薛定谔认为哥本哈根学派非常荒谬,就是在瞎扯淡。

当然,后来人们发现,这个实验并不严谨,有很多问题,所以没法参考。

聊了这么多,其实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,直到今天都没有结束。

但是依照后来的一些实验来看,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,目前更加站得住脚。

和相对论相比,量子力学的发展,在这一百年内,让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比如芯片、核磁共振、超导、激光等技术,都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不过,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,利用量子力学人类也造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,比如:好了,量子力学的故事就先聊到这里,而我们科学史的正片部分,也在这里告一段落了。

最后,我们用一张图,总结一下整个科学史的发展结构。

该电子书共12章,91%未读继续阅读电子书半小时漫画科学史3陈磊·半小时漫画团队共12节会员专享¥45.00发布于05-21
.量子力学可信吗? - 知乎

关注不迷路~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:量子力学可信吗? – 知乎

相关推荐: 什么时候意识到应该分手了? – 知乎

什么时候意识到应该分手了? 妻子和我的好兄弟私会,还拍了视频传到某网站……而那时,我的女儿正在手术台上哭着找妈妈。 是时候分手了,但不能就这么算了!我假意装作不知,甚至继续满足扶弟魔妻子的过分要求,给赌徒小舅子介绍女朋友。 从现在起,真正的报复才刚刚开始。 妻…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